天涯明月刀旧版免费观看-天涯明月刀旧版
通过金谱加材料就可以合成pvp金装,当历练足够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己学习制造术,但是这样比较浪费历练点,不如用来点其它有用的东西。
商店也可以购买PVP装备,除了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胜负令和碎银外,还有一项特殊要求,那就是名望需要达到指定等级才拥有兑换资格。
而改版后的名望机制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首先,名望等级的经验提升不再是即时制的了,旧版本中只要玩家获得了江湖名望,就会增加名望等级的“经验值”,而在新版本中名望等级的“经验值”是根据玩家上周在所在盟会内周江湖名望排行榜中的排名段由系统给予的。
扩展资料
PVP金装图文详解:
PVP与PVE装备的“分道扬镳”,名望系统也摇身一变,再加上PVP装备迁移出原本副本获取的途径改变,所以该装备获取的难度要高一些。
物品栏的“财富”,财富菜单中集中了各种货币的数量显示并可以随时随地开启兑换页面,再也不需要跑去和NPC面对面了。而需要寻找的PVP装备,就藏身于“胜负令”和“荡剑币”的兑换页面。
当周获得的江湖名望越多,排名越靠前,则获得的经验也就越多。随着玩家名望等级的不断提升,就可以购买更多部位的PVPT3装备了。
在胜负令诸多的获取途径中,日常是最节省时间,而战场周常则是最具性价比的。胜负令每周有5000的获取上限,除去基础的任务外,想要更多的获取胜负令,就需要通过战场不断取胜来达成。
比较起一板一眼的PVE战斗,战场中可谓是风云迭起、变化万端,那么一支熟悉打法、配合默契的给力队伍就不难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想要更短时间里获取更多PVPT3部件,在江湖中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叱咤战场。
天涯明月刀名字大全 天涯明月刀好听的名字
No.1 当然是83版的《射雕》
No.2 97年TVB版的《天龙八部》 黄日华和李若彤、陈浩民主演的
No.3 是吴启华版和苏有鹏版的《倚天屠龙记》,黎姿和贾静雯扮演的的赵敏到底孰高孰低,就只有自己看过才能体会得出,关于张无忌主演一角的评价倒是出奇地一致不甚高,这也许就是《倚天》一直难敌《天龙》的原因之一吧。
No.4 tvb版郑少秋的《楚留香》系列,只此一家,别无分号,ww拍的那些可就比不上这个了。只有郑的楚留香才能直到现在,犹有余馨。当然要重温秋官往昔的风采,又怎少得了另一部《戏说乾隆》呢?正是这部戏开了“戏说”之先河,将它归入武侠片而不是历史剧一点也不为过,而郑少秋和赵雅芝这对老搭档,也在一时之间成为了大陆观众的最爱。
No.5关礼杰版《蜀山奇侠》,想来想去,还是把它也归入了武侠片,因为它是借神魔之名,行武侠片之实,毫无疑问,《蜀山》是一座宝藏,而《蜀山奇侠》正是给了我们一把打开宝藏大门的钥匙。类似题材的《蜀山剑侠传之仙侣奇缘》,《日月神剑》也还算得上可以,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No.6万梓良版《陆小凤之凤舞九天》,那个时候的万梓良真的是有四条眉毛的,足以迷倒一大片的男女fans,而传说西门吹雪能用眼睛也不是在吓你,演花满楼的那个人大家都以为他是个真的瞎子,在许多年后,当人们重新审视这部片子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那个胖胖的欧阳震华当时一点都不胖,而司空摘星的嘴皮子功夫一点也不比他手上的功夫差。其实刘松仁拍的那部《陆小凤》也还是颇多可圈可点之处,不过毕竟年代久远,制作上确实难敌万版。
No.7梁朝伟版的《绝代双骄》,很明显,梁所扮演的小鱼儿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伟哥出道时的精灵狡黠和现在的抑郁深沉简直判若两人,对他的演技不得不赞,当然吴岱融的花无缺也很好。同时期梁朝伟的《侠客行》也是值得推荐的,伟哥一人分饰性格举止截然不同的石家兄弟,表演收放自如,剧中一干漂亮女星也让此片多了不少映象分。
No.8刘松仁版《九月鹰飞》,有点另类,有点诡异,《九月鹰飞》就是这样一部能带给你不同感受的片子,可以说它很好地承继了原著的精髓。当然周星驰的《盖世豪侠》也够另类,尤其是结局让人大跌眼睛的决战场面,在武侠片中绝无仅有,或多或少能看出他日后“无厘头”的影子,但是就整剧的水准来说,毕竟难称经典,不过相信众多星星的fans们还是不容错过的。
No.9 何家劲的《中华英雄》系列,勿庸讳言,它就是要靠眩到不能再眩的武打设计来吸引你的眼球,事实上它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当然就其整体的制作水准而言,也是相当不错的,类似的还有《风云之雄霸天下》,这两部由漫画改编而来的电视剧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也不由得让人们期待着下一部的开拍,会是《天子传奇》,还是《神兵玄奇》呢?
No.10古版的《神雕侠侣》,关于它和刘德华版《神雕》的比较也已经够多,总得说来刘版比较起来还是稍差半筹(毕竟是两个时代的作品嘛),不过话说回来,刘版里的那只雕兄胜过古版不止一筹,可惜不知道演雕兄的那个演员叫什么名字。记得周润发曾在《八星报喜》中戏言83版中的那只雕是他扮的,可见这位雕兄的演技了。
No.11孟飞版《雪山飞狐》,当年它首播时所引起的轰动,颇有万人空巷之势。映象中似乎是开了武侠片实地拍摄的先河,除了片子本身之外,大雪山优美的景色也是吸引大家的原因之一。一曲豪气干云的《雪中行》,令人荡气回肠,片尾曲《追梦人》亦不遑多让,为此片增色不少。而TVB版《雪山飞狐》虽也不错,但较之前者所产生的影响,就小巫见大巫了。
No.12 TVB版《边城浪子》,吴岱融的傅红雪是酷到了骨子里,让人过目难忘,其它诸人亦是可圈可点,拉上它的姐妹篇《天涯明月刀》,算得上是怀旧片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吧。
No.13大陆版《甘十九妹》,尽管它的武打设计可以称之为幼稚,但是它却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告诉我们——武侠片不是都要靠武打来吸引人的!当然啦,糟糕的武打设计是为当时的条件所局限,所以《甘十九妹》只是一个特例,不过可惜的是这么多年来只有它一个特例。
No.14新加坡版《莲花争霸》,这部武侠片亦曾随着它的主题曲而流传大江南北,善于模仿和学习的新加坡人,借鉴了港台的武侠片元素而能自出机杼,值得称道。
No.15张卫健版的《小宝与康熙》,这是王晶一贯的无厘头风格的延续,张卫健也很好地诠释了这种风格,在包装与噱头方面,王晶向来不会落于人后,拉来了一票老老少少的美女为此片助阵,也使其观赏性大增。张卫健的片子不能看多,多了就会腻,就像从一个精灵古怪的淘气鬼,变成了上窜下跳的大马猴。本来还想说一下他的《少年英雄方世玉》,不过既然有了《小宝与康熙》,不提也罢。
No.16焦恩俊版《小李飞刀》,这是焦演得最好的一出戏了,也是贾靖雯开始为大家所熟知的一部戏,它的作用就在于把偶像+言情的模式推向了一个高潮。
No.17 TVB新版《云海玉弓缘》,叶璇mm的落力演出就不用多说了,值得一提的是许绍雄演的神偷姬晓风一角,使一个原本无足轻重的配角一跃成为了全剧的亮点之一。窃以为是梁 羽生众多作品中拍得最好的一部了。
No.18 TVB吕颂贤版《笑傲江湖》,这只能是算作一个安慰奖了,事实上金庸的三部名作《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和《笑傲江湖》前前后后虽被拍成了不少武侠剧,可惜基本上都是差强人意,很难给人留下什么深刻的映象,比较而言,还就是这部算是矮子里面拔高子吧。同样的遗憾还有梁羽生的不朽名著《萍踪侠影》,自80年代以来一直都没有什么好的电视剧版本。
No.19 ATV的经典《天蚕变》,《天蚕变之再与天比高》,这是前后两部续作,说老实话,ATV拍的武侠片的确比TVB要差一个档次,不过这两部还是勉强算得上经典,徐少强这样的老戏骨就不必多说了,伍卫国昔日也算是翩翩美少年,蔡晓仪mm当年可是当家花旦,至于尹天照嘛,的确是差了那么一点点,不过在部戏里面倒也还过得去。
No.20 台湾版的《飞燕惊龙》,曾经代表了台湾武侠片的最高水准,当然也是ww众多糟粕中为数不多的精品。施思扮演的若兰高贵清雅,见之忘俗。ww同期的武侠剧就只有一部《金剑雕翎》还堪堪算作上乘,一部《刘伯温传奇》还能有点好的回忆,余者就我所见如《怒剑狂花》,《蝉翼刀》,《灵山侠侣》,《名剑风流》,《大侠沈胜衣》,《冷月孤心剑》,《傲啸江湖》,《小侠龙旋风》,《鹿鼎记》,等等皆难登大雅之堂。
No.21 杨恭如版《雪花神剑》其实算不上特别的突出,人们对它的关爱似乎更多的是体现在对于杨恭如和龚慈恩所饰演的那一对苦命师徒的身上,一样的哀怨缠绵,一样的莫可奈何,还好的是结局总算给了大家一个安慰。
No.22 温兆伦之《魔刀侠情》,古天乐之《圆月弯刀》,张卫健之《短刀行》,刘锡明之《乌金血剑》,钱小豪之《独臂刀客》,黄日华之《剑魔独孤求败》,郭富城之《风之刀》, 尹天照之《剑神》,这几部名字带着刀剑的武侠剧,各具特色,可一观之。
No.23 不知道应不应该把《包青天》或者《碧血青天杨家将》这样的片子归入武侠片呢?虽然它们的题材都有些水分,但是无可否认台湾版《包青天》曾经在tv的武打设计上带给人的视觉震撼,以及何家劲所演展昭形象的深入人心,tvb版的《包青天》亦不惶多让,除了情节更为紧凑,武打设计也是可圈可点,在此一并提及。
谁能给我《天涯明月刀》一书前面古龙自己写的序?
一瞬间的挥霍
洛倾颜
墨墨
旧夏浅入梦
素钗青衣央金月
梦之情缘
筱糖豆
冰凊素云
慕烟庭风
风尘依惜醉人嫣
皇族舞姬
时光忘了你
风起叶落情殇
誮凋蝶逝
南城雨落
举世皆浊
冷落天、惘然
江湖厮杀
宝贝不哭
忆当年
千年琉璃梦
魅╮惑
流年的悲伤
爱若寒冷
陌清茗
雾一样的忧伤
绝版女孩
殇№泪痕
瑾夏年华
酒武至尊
一笑百妹疯
一抹伊人泪
流年轻眸
怀抱清风
唤魂
归去黄鹤杳
风强吻我
柠萌味的西瓜
爱过无痕
落笔映惆怅
呛热潮妹
纵横王者路
漫漫ゞ时光
轻寒暮雪
哇唔
执笔写红尘
心绪凌乱
放肆的梦
美丽的神话
不浪不人生
向往鹰的飞翔
这季悲凉
耀世天下
梦雪樱飞
云清淡雅
且作沧桑酒
浅浅嫣然笑
.div_dh { margin-bottom:10px; height:auto; overflow:hidden; width:100%; margin:0px auto;} .div_dh span { background: #E5E8E8; display:block; width:100%; height:30px; margin-bottom:10px;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 color:#000;} .div_dh ul li { float:left; border:1px #CCC solid; margin:0px 3px 0px 3px; background: #ECF2F2; width:24%; height:30px; margin-bottom:5px;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30px;} .div_dh ul li a { font-size:12px; color: #000; display:block; width:95%; height:30px;} .div_dh ul li:hover { background:#FFF;} .la_article .article_box a {color: #145998;}
不知道是不是这篇,以此向古龙先生致敬。
永远的古龙 (新珠海版《古龙作品集》序,作者:罗立群)
在中国武侠小说史上,古龙的名字如同一颗闪亮的星星,光芒四射,分外耀眼。古龙的生命虽然短暂,如流星一般划过长空,转瞬即逝,但他的作品却是恒星一般的引人注目,极尽光华。
金庸、古龙,孰优孰劣,“金迷”和“古迷”一直争论不休,金庸内力深厚,古龙招式奇诡;金庸作品厚重,古龙作品空灵;金庸作品博大精深,古龙作品奇崛浪漫。有人把金庸和古龙比作诗歌史上的杜甫与李白。杜甫被尊为“诗圣”,其作品通体皆备,深沉凝重,“地负海涵,包罗万汇”(胡应麟评语)。李白号称“诗仙”,奇思异想,天外飞来,警句妙语,匪夷所思。金庸就如同杜甫,古龙就好比李白,可谓是中国武侠史上的双子星座。
求新求变求突破
台湾评论家胡正群说:“古龙之前无新派。”他认为真正的新派武侠小说应该从古龙算起,古龙之前的梁羽生、金庸等都没有脱离传统套路。这种观点虽然有些绝对,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和民国年间的旧派武侠小说相比,梁羽生、金庸的作品也在努力地创新、求变,尤其是金庸,更是不断寻求突破,但他们的作品在整体上还是属于对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所追求和表现的还是大家熟悉的文化氛围、文体模式、美学风格。古龙则不同,他以求新、求变、求实破为创作宗旨,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束缚,从文体、语言、武功套路、人物刻画,意境追求、美学情趣等各个方面予以全方位的“自我表现”,其小说文本既给武侠文学界提供了一种新的规范样本,也为读者打开了一个崭新的阅读天地。
古龙有着非常明确的创作理念,他说:“武侠小说的确已落入了固定的形式,这种形式已写得太多了些,已成了俗套,成了公式。”“要求变,就得求新,就得突破那些陈旧的固定形式,尝试去吸收。……谁规定武侠小说一定要怎么样写,才能算‘正宗’!武侠小说也和别的小说一样,要能吸引人,能振奋人心,激起人心的共鸣,就是成功的!”古龙为此身体力行,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遍观新派武侠小说作家,如此执著、始终如一地求新、求变、求突破者,古龙之外,决无二人!古龙的成功,决非幸致。他的成功,除了他的才华和天赋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不安于现状,勇于探索,力求创新的可贵气质。
诗化、空灵的语言
古龙的成就是创造了一种风格独特的文体,而这种文体中最闪亮、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语言,古龙小说有独特的语言特质。
金庸小说的语言是典雅的、绵密的,古龙小说的语言是激情的、跳跃的。
古龙小说长短句交错,层次分明,节奏明快,读来一气呵成,气势强劲,很有散文韵味。在很多段落和场景描写中,古龙自觉地引入诗歌成分,即使是人物出场、比武打斗等情节,古龙也表现出一种诗意的思维,以意象为依托,字里行间渗透着情感的张力。
玉京并不在天上,在马上。
他的马鞍已经很陈旧,他的靴子和剑鞘同样陈旧,但他的衣服却是崭新的
剑鞘轻敲着马鞍,春风吹在他脸上。
他觉得很愉快,很舒服。
——《长生剑》
有风。
风吹起了王风的衣袂。
阴森森的冷风,吹在身上却没有寒冷的感觉。
有雾。
凄迷的白雾,飘浮在王风的周围,却没有阻碍他的视线。——《血鹦鹉》
这类描写,有诗的旋律,有散文的神韵,画面生动,意境空灵,说它是散文诗一点不夸张。诗性语言的灵活运用,是古龙小说最迷人地方。
除了语言的诗化、意境之外,古龙小说中还有许多精彩纷呈的惊人妙语,这些妙语是对人生况味的反复咀嚼而升华提炼出来的,完全可以当做人生格言来读。
每个人都有弱点,你只要能知道他们的弱点,无论谁都可以利用。
不论多曲折离奇的事,一说穿了,你就会发现它并不像你想像那么复杂。
自古以来,无论是谁想站在群山最高处,就得先学会如何忍受寂寞。
如此丰富、如此生动、如此深刻的连珠妙语,古龙在小说叙事中随时随地任意挥洒,足可以证明古龙对人生和人性的深刻理解,对生活和生命的深切体验,以及他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灵动才气,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泄。
奇崛诡异的情节
小说情节是小说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是小说中事物发展及人物关系串成的关系链条,也是读者津津乐道和小说赖以成功的重要元素。著名的小说家都是编织情节的能工巧匠,古龙更是情节设置的绝顶高手。
悬念设置和出人意料是古龙小说情节的重要特征。“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血鹦鹉》、《风铃中的刀声》、“小李飞刀系列”都是悬念重重,一片迷雾,让人看不清猜不透。古龙利用悬念抓住读者的好奇心,古龙揭示悬念,向读者展现事件的变幻不定和因果关系。在悬念的解答过程中,各类人物各种力量相互牵制,引发冲突,推进情节,读者也冲破迷雾,走出困境,获得极大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快感。
古龙是编排故事的高手,他创造了许多匪夷所思的故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往往出人意料。谁能想得到《血海飘香》中真正的凶手竟是楚留香最好的朋友?谁能想得到《猎鹰》中神捕凌玉峰竟是集团中的一员?谁能想得到《圆月弯刀》中那个又温柔又文静又美丽的少女谢小玉竟是个大魔头?谁能想得到《血鹦鹉》中那个恶魔的传说竟有那么复杂的关系、那么悲惨的结局?而《赌局》中计中套计,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变幻莫测的情节演变和故事结局更是让人想不到。出人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这是古龙小说赢得读者的制胜秘诀。
古龙小说的故事大部分没有历史背景,有人认为这是“藏拙”,有人认为这是当时台湾的时代氛围所致,而我则更确信这种写法是古龙自由挥洒的性格选择。在这种历史空白的故事中,古龙更关注人性的发展、冲突,生命的本能状态。当我们沉浸在古龙营造的故事气氛中,攀登奇峰,跋涉曲折,感受离奇,经历恐惧的同时,我们也能感觉到作者对世道不公的控诉,对自然人性的呼喊,我们甚至会觉得整个故事就像一个寓言,寓示了人生永恒的真谛。
古龙小说的故事情节,奇崛诡异,大有深意,不仅好看,而且耐看。
简约无形的武功
与梁羽生、金庸笔下那种有板有眼、名实俱存的武功套路不同,古龙笔下的武功是有名无形,玄妙无招,若隐若现,一片空灵。小李飞刀,例不虚发;西门吹雪,剑出人亡;丁鹏魔刀,随手一挥,刀光飞起,转瞬即逝;陆小凤的手指能挟住天下任何兵器,决不会失手。……
老子《道德经》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佛教认为诸行无常,诸法皆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古龙的“无招之招”暗合了东方哲学的文化底蕴。
一刀定胜负,一剑扭乾坤。古龙笔下,高手对决,没有任何花拳绣腿,没有一点多余的套路,胜负只在一招。这一招是生命在极限状态下的奋力拼博,其生命跃动是无比强烈的,极其绚丽的,它饱和了对生命的全部追求,一刹那的辉煌凝聚成永恒。
古龙的武功讲究攻心为上。高手决战,双方的性情、情绪、脾气、衣饰、姿势,乃至肌肉的颤动、松紧,站立的风向,周围的环境等,都会对武功的发挥产生影响,不容有丝毫的差错。《大沙漠》中,楚留香与石观音过招,楚留香有意打碎了镜子,使顾影自怜的石观音心情委顿,终致失败。双方的心理变化成了胜负的关键,气馁者,失去自信心者,即便武功高过对方也必败无疑。
古龙在《风云第一刀》中认为,武功的最高境界是“无人无我,物我两忘”,这是武功的化境,武学的巅峰。这种武功化境,实际上是一种禅境的表现。高手在决战之前,返观练意,精神内守,静若处子,其实是蓄势待发,暗藏杀机。此时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动静不二,构成了武功高手的禅的心灵状态。这种静穆的观照和飞动的生命构成了古龙武功艺术的二元。
我们读金庸小说,其武功描写给人是充实,练功生涯似乎经历了人生的各种境界,充盈无比;而在古龙小说中,武功的境界是空灵,它趋向简约,然而于简约中包孕着无穷的生机!
寂寞慷慨的人物
古龙笔下的男角,大多是漂泊天涯的浪子。李寻欢、楚留香、陆小凤、江小鱼、萧十一郎、傅红雪、阿飞、马如龙、卜鹰、胡铁花、丁鹏、王风等等,他们身世飘零,经历悲苦,性格孤傲,情感寂寞。他们或是不被世人理解,或是遭受恶人陷害,蒙受不白之冤,有家庭,缺少温暖,独自承受着世人的白眼和风雨的煎熬。他们是世俗社会的弃子,是世人眼中的叛逆
尽管遭遇不幸,命运凄惨,但是他们天生傲骨,意志坚强。面对诬陷和岐视,他们将悲苦藏在心中,默默地忍受,耐心地等待时机;面对困难和强敌,他们不屈不挠,沉着冷静,以巨大的勇气和超人的智慧去应对。他们是生活的强者,是命运的主人,是反抗黑暗的勇士,是呼唤正义的英雄。
由于遭遇不公,没有温情,古龙笔下的英雄大多落落寡欢,心情沉郁,性格孤辟,但是他们没有厌世悲观,仍然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宽容,无私,富有同情心,重情义,重友谊,讲道义。他们为朋友肝胆相照,答应朋友的事,哪怕是刀山火,也义无反顾地实践诺言。在他们身上表现出人性中最美好最令人神往的品质。
古龙笔下的女主角,都是艳丽绝世,性感人。书中人物常常发出感叹:“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美丽的女人。”沈璧君、苏蓉蓉、丁灵琳风四娘、蝶舞、苏樱、林仙儿、上官小仙等等,都是这样美丽的女人。她们或者文静,柔美,高贵,或者活泼、纯洁、善良,或者神秘,或者泼辣。总之,古龙笔下的女人是诗意化的,理想化的。她们犹如一道阳光,给读者带来温馨;犹如一片大海,给故事添上迷蒙;犹如一个美,似真似幻;犹如一束鲜花,香气诱人。美人惜英雄,美人重英雄,她们敢爱敢恨,身心明朗,柔情万千,感情细腻,即使是反面角色,诡计多端,邪恶阴毒,只美丽,我们对她们都恨不起来。因为古龙在描述她们的劣行时,经常触及她们的情感深处,向读者展现她们无奈、凄苦的心境,多少引起我们一点同情。古龙笔下的女性形象是浪子情怀的真实表达。
古龙笔下最令憎恶的是连城璧、柳若松之类的正人君子。他们出身名门,温文尔雅,其实内心奸诈,阴险恶毒。他们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暗行男盗女娼,他们在热心助人的假相中包藏祸心。这种人物在书中出现,是古龙对善良世人的警示,对社会伪相的揭露,其中有着可贵的生活真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